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建设要求
教研组建设总目标:
积极开展研修活动,加强组员自身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创建学习型、科研型、协作型教研组。
建设项目:
一、组织建设:
(一)组长是头脑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明确个人职责,认真学习钻研,提升管理组织能力,提升对“人”、“事”的管理水平,提高教研实效。
组织活动要有一定的管理意识
目标管理意识:一个专题的目标确定要明了——需要定性、定量、定时,确定的目标可以成为考核评价的标准,也是办事的方向。目标分长期目标,如学生终身发展,也有中期短期目标,如初三中考的质量;也有阶段目标,如初一起始年级的学习规范养成等。
过程管理意识:确定目标后需要定期开展监督、指导、评价、阶段推进等活动,保证活动方向准确、行为规范、效率提高、成绩显著。
绩效管理意识:教研活动的绩效呈现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最终指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研活动设计应直接对应绩效,适时评估,反馈以提升教研实效。
(二)组员是躯干
每个组员(包括组长也是组员之一)都是有生命力的教研组存在的组成部分,要勇于担当,甘于担当。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本学科的精英,都应该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分子。
主角意识:教研组成员都是研修的主角,都需要积极参与活动,提升自身能力,提升自身教学质效。
个性意识:各组员可以根据研究兴趣、擅长及个性等因素设计研修方向,提高效率。
合作意识:开展适当的团队特色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细化各类研修专题方案设计,责任到人,提升团队战斗力。
二、活力建设:
如果一个组即如一个生命体,那么教研活动就是使这个生命体具有活力的血脉。只有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起来,才能使教研组永葆生命活力,也是教研组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成员间积极的思维碰撞、思想交流是教研组活力呈现的具体形态,所有教研活动都是动态的,时时刻刻存在并发挥效应的。
当然,教研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教育教学的多角度开展研修,提升教育教学活力。苏州市提出了“七认真”的概念,指导教师从七个角度来实践。其实,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七认真”,而是通过“七研修”,“七提高”,保证“七科学”,成就“七有效”。这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研修,来设计教研内容,形成教研特色。
我们提出的几点不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涵盖教育教学所有内容,而是我们认为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几个具体问题。
1.学生发展:我们一定要明确育人目标,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作为我们做教师的根本任务,千万要将育人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不要偏重学业,唯分数论成败,忽视心理、品德、价值观的修养。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基本素养,也是我们教研组研究的必要的内容。设计师生互动,设计促进学生全面素养提升的活动,也是教研的内容。
2.教师发展:每一位教师都要有适合自身个性的生涯规划,并在组内交流以获得团队的支持。各教研组也应该以具体的活动来推进教师发展成长,获得提高。对于骨干教师,要再推一把,走出去,争取到更广阔的空间亮相成功,在组内骨干教师要起到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要有高远的志向,积极研修,不断争取学习展示的机会,虚心求教,取得进步——当然,在学术方面人人平等,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平等交流个人的思想和学习所得,不能妄自菲薄、依赖他人,也不能唯我独尊,狂妄自大。各组、各人要有明确的发展要求,如,一年写一篇论文,获奖或发表等等。
3.课程:我们都要有课程意识,都可以自主建构特色课程。各组可以根据学情和已取得的经验提炼形成特色校本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校本教材(考试学科的思维知识体系的训练教材、综合实践、劳动课程的实践训练教材等)、学案、合理的教学和训练的时间安排、特色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等。
4.课堂: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其他教学设计,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做到科学有效。
我们应该形成以模式加个性的为研究的方向。“模式”是规范,我们各组可以研究提升学科实效的规范化活动,形成既定的范式;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教师的特点开展分层教育研究,注意根据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做到因材施教,实际有效。所有的课堂教育活动的设计都要指向明确的教育目标,做到课堂目标明确、训练有效、结果合理——可以做课堂教学监控,对每一个教学过程都进行分析研究,看是否指向明确的教育目标;每一课或每一个教学阶段都做质量监测,以获得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教研活动可以针对这些开展课堂观测研究。
教学流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环节值得我们关注:
授课:我们仍然要遵循课标的要求,注意建设科学有效的课堂。一定要避免无效低效的满堂灌,满堂问。要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避免无效的互动和指向不明的问题等。
练习:加强备课选择切实有效的练习并要有分层意识,确立分层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考试:研究纵向、横向的考试数据,研究考试题目,分类整理设计考试训练的方法,如心理应对,读题训练,答题规范训练等。每一次考试都可以有比较,有分析,找到成绩提高的规律,找到错误答案出现的多重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进一步的辅导纠正。初一初二初三都要针对考试确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及阶段目标。
辅导:提优补差是授课的辅助项目,各组一定要分两头安排好对学生的辅导,可以分散在平时加强有序的训练,不能寄期望于一次两次的突击。
科研:不要为论文而科研,也就是不要为科研而科研。科研是手段是方法是过程,最终的目的仍然是提高教育实效,一切为了教育质量,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因此,我们的课题选择应该源自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应该一同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再进一步深入实践以获得对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成果,并使其作用于实践提升效益。各组都可以有实际的课题,深入研究并成为值得推广的经验,从而形成各组的特色、品牌。
当然还有其他的环节都要注意,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