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习惯采取理想主义的开发思路,需补充能引导学生走近普通劳动者及其劳动现实的现实主义。开发现实主义的新劳动教育课程,可以从历史上的课程典范寻找启示,但更需关注当下普通劳动者,将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引入新劳动教育课程,籍此弥补当前中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两点薄弱之处,使学生不仅养成对于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理解与同情,而且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概念与理论研究当下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以防劳动教育种下的美好劳动理想经不起劳动现实的冲击,发生变形或被消解,同时夯实将来为劳动者造福的知识基础与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新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思路;现实主义
作者简介
周勇/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上海 200062)
关于新劳动教育课程,已有许多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本文将从现实主义这一至今仍被忽视的视角入手,提请课程理论界及中小学重视开发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普通劳动者及其真实劳动状况的现实主义新劳动教育课程,从而弥补既有新劳动教育课程薄弱之处,优化新劳动教育课程发展。这一现实主义探讨涉及系列理论及实践难题,诸如何谓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新劳动教育课程,怎样理解普通劳动者及其劳动现实,如何开发现实主义的新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之后怎么实施,最后如何评价等等。本文不可能将系列难题涵盖一尽,仅能围绕开发思路,依据党中央关于劳动教育的意见、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国家政策要求及相关事实展开探讨,以求能为优化中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提供现实主义的开发思路。
一、新劳动教育课程:现实主义视角
根据国家政策,新劳动教育课程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类课程。其“新”在何处?新在“体现时代特征”,要“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1]。如“互联网大厂”中的生产与服务便是新技术支撑形成的“劳动新形态”,可以更新传统工农业生产及服务劳动课程。至于怎样开发新劳动教育课程,理论界已提出许多开发模式及原则。[2]中小学领域也有数不胜数的开发尝试。2021年10月,教育部在成都首次召开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会上评出48个“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3]均是当前新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典范。效果方面,从自评报告看,也很显著。如某地通过新劳动教育课程“大大增加了学生劳动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劳动量”,“学生的劳动意识、体质、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劳动光荣、劳动是最美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等观念深入人心。98%以上的学生体质得到增强,再也没有升旗时晕倒的学生了”[4]。
类似一线盘点还有许多,也是只要一开发、一实施,便能产生良好教育效果,以致让人觉得如何开发、怎样实施均已不是问题,更需考虑的乃是如何进一步优化既有新劳动教育课程。本文所要探讨的也正是怎样优化既有新劳动教育课程。由此想起,成都会议上,教育部其实曾就哪些地方还需优化给过提示。如,三年下来,全国范围内“点上有典型、面上还不到位”;再如“初中生连袜子都不会叠的情况不常见了”,“然而,对照中央要求,劳动教育的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包括仍有许多家长“认为劳动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一些学校纸上谈兵,只在教室里讲解劳动,不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环境”[5]。这些提示均有利于反思当前新劳动教育课程存在哪些不足,优化需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其中既有全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家长及社会认识不到位等宏观问题,又有中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内部的微观问题。
本文无力总览全局,只能聚焦课程开发思路,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分析新劳动教育课程需要优化的薄弱之处。从既有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来看,不难发现,当前新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习惯采取的思路乃是理想主义,具体表现则是尽可能为学生设计理想的劳动,然后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理想的劳动中形成期望的技能、知识、价值观、责任担当等等。涉及新型生产及服务劳动时,也是把它设计出来,让学生实践。总之,当前习惯的开发思路是设法让学生从事理想的劳动,将许多美好劳动理想种入学生心中。从各地实践情况看,理想主义的开发思路确实能让学生劳动起来,甚至形成美好劳动理想。可以预料未来主流的开发思路仍将是为学生设计提供理想的劳动。但习惯理想主义之余,还可尝试拓展视角,只要它有利于弥补既有新劳动教育课程薄弱之处。本文即由此提出现实主义视角。
一般认为,现实主义源自文学,它不仅是一种和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不同的视角,还具有特定的“主义”即观点,所以很复杂。但本文所谓现实主义相对简单,作为视角,它就是指关注当下普通劳动者及其劳动现实;至于“主义”,则来自国家两点政策要求,一是“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二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6]由此简单明了的现实主义视角出发,很容易发现既有新劳动教育课程存在两点薄弱之处:首先,多是让学生在特定时空中从事设计的劳动,形成美好劳动理想,忽视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中的普通劳动者及其劳动现实,进而难以获得必不可少的经验或知识基础,和“劳动人民”形成深厚“感情”;其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同样常被忽视,导致很难看到典范案例,自觉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概念与理论分析当下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接下来将探讨如何弥补这两点薄弱之处,优化既有新劳动教育课程。
二、历史上的课程典范:以孔子的诗三百为例
中国历史上有众多劳动教育课程典范。仅就先秦而言,有《周礼》六官、三百六十职课程体系的各职劳动实务与基本礼仪训练,庄子以“庖丁解牛”的生动寓言来揭示登峰造极的劳动技艺和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前者可谓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典范,后者则是将劳动技能与人生哲学融为一体的教学典范,但它们均不是现实主义劳动教育课程,真正符合本文需要的乃是孔子的诗三百课程。相比《周礼》作者或庄子,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以教育为本业的教师,也是中国课程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中国经史文学等传统主流课程均由孔子开创,其精心研制的诗三百也堪称现实主义劳动教育课程原初典范,内容恰恰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实中的普通劳动者及其劳动现实,故可为弥补当前新劳动教育课程第一点薄弱之处提供有益参考。
诗三百的现实主义视角无需过多解释,学界至今仍将其视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及文学教育的原初形态,但这里更关注的是孔子把诗三百列为培养仁者的第一门课程。除研制诗、书、礼、乐等文化课程外,孔子还有教师身教、学生日常实践及反思等非课程化的教育内容。但在文化课这一块,学生必须从诗三百开启成为仁者的课程学习旅程,即孔子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后世也因此形成“修身当先学诗”的课程次序与教育传统。至于为什么必须先学诗,则与诗三百的具体课程内容以及孔子的仁者培养目标有关。归纳起来便是孔子认为,人生在世,要想成为仁者,当先观察人间万象,知晓各色人等正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何遭遇与疾苦,如此才能兴起成为仁者必有的同情心。孔子所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个中意思正是以诗三百中的人间万象来感染打动学生,使之兴起仁者起码的同情心,进而善待他人与自己。
从本文的现实主义劳动教育角度看,诗三百也可以让学生理解世间各类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从而“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问题关键随之变为诗三百中的普通劳动者及其劳动现实能否打动人心,使人产生同情。孔子曾搜集三千多首先秦诗歌,从中精选了305首,皆是韵律优美,内容感人。天子之事如此,普通劳动者更如此。如《邶风·式微》,无名农民表达劳作之苦:“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即黄昏,天要黑了,露水都起来了,还得劳作供养社会上层。著名的《魏风·伐檀》也是写农民劳作之苦及不公命运。《邶风·北门》中则有尽职但无人理解的基层小吏自述其日复一日的劳动情况,译为今文是说:“每天清晨从北门出去上班,一路上忧心忡忡,一年忙到头还是这么穷。到了单位,上级把任务派下来,就自己一个人做。好不容易做完回到家里,又被家里人骂太傻。”无名小吏自言自语完,只能感叹一声:“天生便是苦命人,有什么好说的!”
还有《豳风·七月》,叙述平民少女做衣、采桑,外出采桑时内心还会悲伤,生怕被贵族公子抢了过去。甚至一般人不大注意的劳动者,孔子精选的诗三百中也有记叙。如《秦风·无衣》,写无名战士如何“劳动”:大敌当前,为保卫周王朝,战士个个奋勇争先,有的还对战友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孔子学生及后世读书人因此得以知晓,周朝无名士兵反击强敌入侵时,不仅精忠报国,还能和战友生死与共、不离不弃。这些案例均证明孔子曾精心研制诗三百课程,其韵律及内容都十分感人。王夫之曾感慨:“《诗》之为教,托事物以兴起人心,尤其感人者也。”[7]朱熹也曾赞曰:“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必于此而得之”。[8]但这里更想强调的是,诗三百 是难得的现实主义劳动教育课程典范,其内容可以让学生直观人间各类普通劳动者,理解各类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进而兴起同情心,善待各类普通劳动者,和他们连为一体,即王夫之所谓“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9]。
虽然自汉代诗三百被制度化为“诗经”课程,孔子原初的教育考虑便异化了,转变成“经学”传注体的以构建传授君臣父子夫妇等纲常伦理教条为主,但后世众多学子仍能突破经学教条,直观诗三百中的真实人间万象,感受各类普通劳动者的苦难生活,乃至也来创作现实主义诗歌,教导精英阶层为普通劳动者送去尊重与同情。杜甫、白居易、苏轼等都是后世学子中的杰出代表。有的无名儒家士子身处繁华盛世,也能自觉惦念世间苦难的普通劳动者,留下一句“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这当中有唐宋佛教的慈悲教导,但底子却是来自诗三百。诗三百课程之所以具有千年不绝的教育力量,又缘于孔子的精心开创。孔子早期也会教会计、司仪等劳动,训练学生基本谋生技能,但后期转向培养“立己达人”、改良政治的仁者君子时,便不再限于个人谋生技能,而更重视思考立己达人的仁者必备的知识、品德与感情。因此,他精选了305首如实反映世间各类普通劳动者生活及劳动状况的诗歌,将之作为第一门必修文化课程,籍此让学生知晓人间离乱与疾苦,将来“学而优则仕”了,能自觉实施仁政,谋求世间太平,安顿普通劳动者。
孔子的诗三百及其现实主义课程开发思路可以为弥补当前新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点薄弱之处提供典范参考。如前所述,国家政策已明确提出劳动教育要能使学生“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据此必须思考当前习惯的理想主义课程开发思路,即依靠设计让学生从事理想的劳动,能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进而言之,让学生在特定时空从事一系列设计的劳动,能和现实中的“劳动人民”形成什么样的感情关系。因缺乏事实依据,这里无法就这些问题给出判断,但就既有诸多新劳动教育课程方案及教学活动而言,其中确实很难看到现实中的“劳动人民”。他们每天正在从事什么样的劳动、有何收获,更是很少涉及。之所以存在此类缺失,正是由于习惯从理想主义视角出发设计课程,重心是让学生从事劳动,养成美好劳动理想,导致顾此失彼。但孔子的诗三百课程及其现实主义视角可以弥补此类缺失,中小学教师也可以像孔子那样,精心挑选事实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生活,理解其劳动现实。相比仅是让学生从事劳动,这一现实主义开发思路可能更容易使学生“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三、将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引入新劳动教育课程
诗三百式的文学化劳动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直观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生活及劳动现实,使学生兴起理解与同情,从而“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但仅是培养感情显然不够,也不能一直只是培养感情,还需要在理解、同情基础上对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展开研究。尤其到初二、初三及高中阶段,感情培养达到一定程度后,更是适合发展劳动现实研究。然而就孔子来说,并没有看到他曾研究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他只是把如实表达现状的诗歌搜集起来给学生看。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传人也更擅长以现实主义文学来反映疾苦,教人爱民体恤民情,未看到将研究百姓的劳动现实作为专门课程。甚至可以说,能教人爱民、体恤民情,但缺乏劳动现实研究,一直是孔子以来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教育不变的长处与不足。
西方情况也类似,从古希腊哲学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均没有被列为求知主题,直到马克思登台才开始对普通劳动者展开研究。马克思从英国产业工人那里不仅搜集到了大量可以激发感情的劳动事实,而且从中提炼出一系列对其他国家产业工人的苦难劳动现实也能准确解释的概念及理论,从而形成世界范围内广为认可的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中国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虽然当时教育领域的主流理论乃是胡适一系的自由主义与实验主义,但它只能照顾少数现代知识精英的教育、思想及政治自由诉求,最终使中国大多数人及整个社会获得新生的却是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因为加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本有的文学现实主义不再仅是擅长呈现普 通劳动者的苦难劳动现实,唤起理解与同情,而是理解与同情之余,还能以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及理论敲开苦难劳动现实的复杂结构,寻求造福普通劳动者的有效路径。
本文即从这一点出发,提出开发现实主义的新劳动教育课程:可以参照中国历史上的现实主义文学课程典范,其生动感人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各类普通劳动者,“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但在此基础上,还需引入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由此自然会注意到,国家政策也十分强调新时期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发展劳动教育,尤其党中央设定“劳动教育总体目标”时,首先强调的便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10]从这一意义上讲,引入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也是为了把国家政策要求落实在新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环节,让学生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及理论研究劳动现实,形成学以致用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然而就当前中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实践进展及“典型案例”而言,其中恰恰很难看到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及理论研究当下劳动现实,这正是本文所谓当前新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的第二点薄弱之处。
直接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不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研究,或许也可以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但终究脱离了真实情境,而马克思主义恰恰必须在真实情境中才能发挥其知识效力及教育价值。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看,真实情境正是当下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尤其国家强调的由“新兴技术支撑”“社会服务新变化”引发的“劳动新形态”,更是需要加以重视的新劳动现实。像“互联网大厂”崛起以来依靠资本与新技术陆续占领、重构诸多传统产业领域形成的庞大新劳动体制,便是一种无法回避的新劳动现实,它早已将无数新一代普通劳动者卷入其劳动体系,父母辈赖以生存的一系列实体劳动形态纷纷萎缩甚至消失。中小学生长大之后也可能自觉或盲目地加入其中,所以更不能不去正视这一新劳动现实,或仅是让学生在远离现实的特殊时空从事设计的劳动,形成美好劳动理想。
将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引入新劳动教育课程,正是为了引导学生正视当下包括“互联网大厂”崛起以来制造的新劳动体制在内的新劳动现实。这些年,社会及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对程序员的996加班制、带货网红主播化作“韭菜”收割者、商业平台制造各类“饭圈”把许多青少年变成“脑残粉”等现象的热议。[11]此外还有更广泛的有关“内卷”“躺平”的议论,其所针对的不仅是“互联网大厂”和市场上其他“大厂”的工作量及劳动密集强度加剧,令劳动者日益不堪重负,更涉及新型工作或新型劳动的意义与价值丧失。劳动者告别了旧工厂体制,改为在“互联网大厂”式的新劳动体制中从事新型劳动,结果却是原本作为“人”的劳动者被彻底异化为资本寻求增长的廉价工具,[12]且到35岁便可能被裁员抛弃,全然体会不到父母辈工厂劳动的丰富意义。诸如此类的议论表明,“资本”“异化”等马克思主义概念与理论放到今天依然有效,可以透视各类新劳动体制的核心结构,弄清到底是什么力量演变在背后把作为“人”的劳动者异化为资本增长工具。
面对新时期各类新型“大厂”构成的新劳动体制及其异化功能,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引入新劳动教育课程,即使把所有能想到的美好劳动理想全部植入学生心中,当学生毕业进入新劳动体制,其美好劳动理想也可能会在劳动现实的冲击下发生变形,甚至被消解。进而言之,倘若小学和初中低段所接受的都是理想主义劳动教育,那在初二、初三以及高中的新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中,应考虑引导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正如《学记》曾言,“大成”是能做到“强立而不反”。让学生即使知道“骨感”劳动现实,仍相信年少时的美好劳动理想,便是“大成”级的劳动教育成就。当然,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看,在现实面前做到坚守理想仍然不够,还要能改造劳动现实。学生中,有的可能成为“互联网大厂”之后的未来新劳动体制的创建者,倘若深谙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则必然会留意新劳动体制可能给劳动者带来何种异化,尊重劳动者作为“人”起码的尊严与福利。这些尽管只是理论推演,但也可以表明引入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不仅意在防止美好劳动理想被劳动现实消解,更是为了让学生夯实将来造福劳动者的知识基础与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新劳动教育课程的现实主义开发思路
如前所述,本文是从现实主义视角出发,探讨既有新劳动教育课程习惯采取何种开发思路,存在什么薄弱之处,如何对之进行优化。探讨这些问题的目的,则是为优化既有新劳动教育课程提供现实主义开发思路。现在一系列问题探讨均已结束,可以做些归纳。从本文的现实主义视角来看,既有常见的新劳动教育课程显然多是采取理想主义的开发思路,围绕日常生活、生产及服务劳动,设计一系列理想劳动,包括为学生创设最新的劳动情境,然后让学生实践。理论上,这一思路能使学生养成美好劳动理想。中小学也拿出了许多实践报告,证明其良好的教育效果。但从本文的现实主义角度看,既有新劳动教育课程至少存在两点薄弱之处。
一是忽视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中的普通劳动者及其劳动现实。既有理想主义新劳动教育课程侧重点在于设法为学生提供劳动,让学生从事劳动,养成美好劳动理想,而不是向学生揭示普通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服务等行业领域实际正在进行什么样的劳动。二是忽视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及理论来研究当下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尤其新时期普通劳动者在以“互联网大厂”为代表的新劳动体制中从事新型劳动,会遭遇哪些问题和什么样的异化,既有理想主义新劳动教育课程更是尚未予以重视。不仅如此,本文还结合国家政策要求,指出前一点缺失会使学生很难在深入了解普通劳动者真实劳动状况的基础上,“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后一点缺失则会使学生即使学过“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也可能仅是掌握了一种理论知识,无法进一步在研究当下新劳动体制的过程中发挥其理论效力。
正是为弥补上述两点薄弱之处,优化既有新劳动教育课程,本文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开发思路,并结合国家两大政策要求做了些许展开尝试。就“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而言,孔子的诗三百可谓现实主义开发思路的原初典范,它曾让孔子的学生了解人间万象,直观先秦农民、基层小吏、平民女子、爱国战士等各类无名的普通劳动者每天如何劳作,有何收获及苦难,自我怎样化解苦难,其韵律内容也十分优美感人。中小学教师大可以像孔子那样,依靠诗三百式的现实主义文学,向学生呈现各类普通劳动者的真实劳动生活,让学生走近各类普通劳动者,进而理解同情普通劳动者。此外便是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这是国家政策另一大重点要求,也意味着开发现实主义的新劳动教育课程不能止步于让学生真正走近现实中的普通劳动者,还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引入新劳动教育课程。
将视野再度转向中小学实践领域,可以看到,当前推进新劳动教育课程最新的行动乃是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的“课程理念”部分继续强调了劳动课程要能“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13],但本文关注的另一大国家政策要求——“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未在“课程理念”部分得到体现。这一国家政策要求为何会缺失,是制定课标时遗忘了,还是因为课标针对的是小学到初中的义务教育,制定者觉得小学及初中生还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放到高中更合适,所以没有考虑“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小学及初中劳动课程只需广义地提一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为缺乏事实了解,本文无法就这些问题给出解答。但这些问题本身显然值得反思,与之相对应,未来修订课标时,至少要考虑初中阶段的劳动课程除了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否还应注意让学生接受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再看“课程目标”部分,其中将“劳动观念”作为第一点“核心素养”。设计“劳动观念”具体内涵时,也很重视“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且将其深化为让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的辛苦与快乐”[14]。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同样没有提及。当然,无论养成何种“劳动观念”,都要安排具体的劳动课程内容,所以更关键的问题仍是如何开发劳动课程。在这一问题上,可以看到课标有创新,具体而言就是围绕三大类劳动“设置十个任务群”,如“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15]。十个任务群可以构成完整的中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但不难发现其开发思路仍是本文所说的理想主义,即努力设计十大劳动任务,让中小学生从事之,忽视现实主义视角。如此还是需要直面本文之前提出的两点缺失问题,包括怎样让学生走进现实中的普通劳动者,了解其劳动甘苦,进而形成真正的理解与同情,以及怎样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工具研究当代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以便未来可以优化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
至于具体怎样从现实主义入手弥补缺失,完善课标的理念与十大类劳动任务,让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现实及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融入其中,则超出了本文力所能及的范围。就本文而言,最终能做的就是为落实国家两点政策要求,尝试提出两种现实主义的新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思路,一种以感情培养为主,另一种以研究训练为主。前者适合小学即初中低段,后者则可放在初二、初三及高中。将它们融入劳动、语文、政治、综合实践等课程,或作为校本课程,都可以。但这些终究只是思路,教师真正开发起来显然并不容易。其中最难的或许还不是采取何种课程形式,而是课程内容如何填充,诸如怎样选择诗三百式的刻画普通劳动者的纪实文本,既真实又动人;到哪寻找上佳的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典范。好在当代文学尽管变化剧烈,但仍能找到许多优秀作品。像近期热播打动无数观众的电视剧《人世间》,便是十分合适的纪实文本,可以让学生看到当代四十年诸多普通劳动者的重要劳动状况及命运变迁,甚至直接从中获得丰富的教育。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包括以“互联网大厂”等新劳动体制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人文社会学界也已形成许多优秀成果。所以只要中小学教师像孔子那样目标清晰,精心选择,还是能开发出既有助于“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又能训练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现实研究的现实主义新劳动教育课程。
周勇.论现实主义的新劳动教育课程[J].全球教育展望,2022(5):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