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苏州市光华中学!

教学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时空 >> 教学活动 >> 正文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

24中教字[2014] 1

   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sz24zx.suzhou.edu.cn/uploadFiles/20140313_092238_36166.jp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学校将秉承苏州市教育局提出的“教育即服务”的理念,全面打造苏州教育“学有优教”的品牌。把学生教育好、发展好,学校将以践行“公平、优质、适切”为教育定位,努力做到内涵提升、转型升级。争取“十二?五”结束,成为公平教育的优质校;到“十三?五”中期,发展为适切教育的实验校;到“十三?五”结束,打造成优质教育的示范校,成为“新市民”内涵养成教育的品牌校。

二.教学理念

1.树立科学、全面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长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2.学校要把减负增效、有效教学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好奇心、培养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3.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素质教育并非全才教育,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4.教学改革中应有“六个关注”。即关注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数量和情况;关注学生睡眠时间和完成课业时间;关注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体质情况;关注师生关系和谐程度;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指数等要素。

5.改革中应实现的“六个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分数训练向能力培养的转变;结果评价向过程体验的转变;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的转变;课程学习向幸福人生的转变;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三.重点任务

1.深化课改: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有效教学,提倡“三味课堂”,开展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深入教学“七认真”,关注教学各环节、各要素,打磨、解剖、研究有效课堂,完善并推广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施学科全覆盖,教师全参与的课堂改革。通过教改磨砺,不断形成效率、效能、效果均有提升的教改特色课堂,当前课改现状及本年度目标达到情况:


目前

2014

备注(具体数)

学科课改参与率

28%

40%

6

个体课改参与率

21%

60%

51

个体特色形成率

10%

20%

17

(1)打造“三味课堂”:“趣味”课堂,引导学生带着趣味走进课堂;“韵味”课堂,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得津津有味;“品味”课堂,引导学生自主课后复习,品味所学知识。

(2)修养“六动目标”:以“六动目标”为课堂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行为观察,实施教学督导。“六动目标”:一为“灵动的节奏”,课堂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课堂;二为“生动的课堂”,强调学生探究习得,引入有效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研究适合我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三为“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愿意学习的态度和能够学习的能力;四为“永动的体验”,知识学习和亲身体验相结合;五为“流动的生活”,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六为“跃动的质量”,使学生学业水平、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提升。

(3)实施分层教学:学校根据学情,实施分类施教、分级考核、分层练习等形式开展学科分层教学改革。根据特色班集体建设施行分类因材施教;根据学科学业层级特点试行考核方式改革,实行“考级制”;根据学生潜能研究实行“分层练习制”,实际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提升学生作业实效。尤其要关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学生,加强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疏导,积极排除他们不良学习情绪;关注他们的认知基础,关注他们的课堂行为,多给他们展示自我,收获成功的机会;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同时贯穿“兵教兵”的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效能。

(4)开展评价改革: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实践多样评价方式,逐步建立全面、综合、“绿色”的评价体系。积极参与市教育局的“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项目,力求探索形成全面合理科学地实施量、质与效等多方位的全面评价系统。关注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素养的动态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心理态势,关注学生进退的影响因素等,更期望以评导向、以评修为、以评促发展。

    2.细化管理:切实抓好教学管理,以“精细化、常规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为课改服务。

(1)常规管理:进一步扎实抓好“七认真”。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检查有序、反馈及时、奖惩合理。建立督导团队,定期检查评估指导落实七认真。完善“七认真”做法,明确规范细则;进一步落实常规检查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反馈、褒贬并举,落实到人、落实到事、落实到案。

(2)落实活动常规要求:备课、上课、听课、磨课、作业、考试、辅导、教研、展示;落实文案常规要求:学案、反思、研课、研修、论文、资源包;落实每年一次的常规督导:初一初小衔接、初二承上启下、初三提优补差、学科质量跟踪调研。以调研督导促进职业习惯的养成,积累职业经验,提升职业水平。同时加强室场管理,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要求定人定岗做好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督导,提升管理水平。

(3)完善管理模式。完善我校“二级选课管理”制度,开展跟踪调研,追踪选课利弊,扬长补短优化选课模式。 “二级选课管理”赋予教师相当的自主管理权,激发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了教师团队合作的质量。现仅在任课教师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今后将拓展管理内容,不断丰富年级项目管理、班级项目管理、学科项目管理等内容,扎实推进集体备课、集体备班,使年级组、班级、学科团队更有效合作,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3.优化课程:优化学科课程体系,国家课程的合理校本化,完善活动课程体系。

(1)优化课时。积极推进轻负高效智慧课堂改革,改变问时间要效益的教学劣势,合理缩减学科课时,向课堂要质量,实际促进教改。

(2)优化教材。根据学情,改变讲教材为用教材,开发创建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学科及活动类校本教材。有序试用,及时修订,确立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育质量。

(3)优化活动。整合学校各类活动,围绕核心文化创建活动课程体系,以“蒲公英少年内涵养成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及时梳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活动课程体系,通过开展文化适应、文化探究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公民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效催化学生内涵养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数量和质量得到全面拓展和提升,本年度特色课程开出要达15门,学生参与方式由指定参加转变为选修参加,课程种类由学校指定转变为教师提供,最终形成学生要求、学校提供的形态;授课人员和教材编写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教师、学生、柔性人才共同参与的方式。

四.具体工作

1.关于教研组建设:加强教研组建设,利用师徒结对、传帮带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以课题带动团队建设。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从课程建设的高度来研究课堂设计、品课评课。组织各层面教师的公开课活动,促进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市督学、特级教师、外聘专家

等的指导和辐射作用,推进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快速提高。每学期活动不少于8次。                               

2.关于备课组建设: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要求有固定时间、地点、主讲人及主题研讨内容。要求深入落实集体备课,强化二次备课,推进教师三次反思。深入进行备课组活动,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及校本教材的收集整理工作。

3.关于教学七认真:规范教学“七认真”各项制度并细化完善、规范执行。每月以教研组为单位抽查教师的笔记。三年内的青年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8节(指专业课)。三年内的教师每月25日前必交备、听课笔记。其余教师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做好每月检查、记录及反馈工作。作为教师年终绩效教学考评的依据之一。                

4.关于课改实践:初步开展以后“茶馆式”教学模式为蓝本的“生本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初步形成“三味课堂、六动目标”教学理念。推进“循环实证”工作方法进行实践探索,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轻负、低耗、高效的趣味、品味、韵味并存的快乐、活力课堂。以示范课、微课研究、微视频的制作、各级各类赛课、基本功竞赛活动促进教师水平提高。要求新教师每月一次组内汇报课,三年内青年教师(含新教师)每学期开一次校级汇报课。其余教师每学年开设一节公开课。举行“我要进行课改”“我要上公开课”等活动。

5.关于师徒结对:继续组织做好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师徒共提高。要求徒弟每周听课2节,师傅每周听课1节。每学期师傅有书面跟踪评价、徒弟有总结。本年度师徒结对安排如下:

徐  婕(宋苏烨)        沈左凤(张  玲)

 曹  璐 (李  萍)       袁雯菁(李  萍)

            朱  晨(谢  飞)        刘  洋(吴越花)     

徐  婷(刘晓寅)        蒋  昕(王素华)

许秋艳(顾正浩)        夏晓明  张玲玲(黄嘉明)

                                   

6.关于考试管理及学生评价:做好考试检测及评价工作,加强考试后的质量分析、评价反思,科学提高教学质量。引入学生绿色评价理念,参与市教育局“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项目。针对教学调研数据,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7.关于教师教学业务档案:初步建立教师教学业务档案。起草教师发展性评估体系,正确引导教师评价。同时引入团队发展性评估理念、进行相关数据调研,形成发展性评估初稿。

8.关于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和开发: “我的课程我做主” 充分挖掘教师资源,开设多样课程项目;“我的社团我做主”,依据学生兴趣爱好,成立多样社团。同时充分挖掘校外专家资源,依学生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9.关于各年级教学工作侧重点:继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实施对学生学习上的培养目标。初一年级重小升初衔接、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二年级重防止两极分化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三年级重考试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等。                                                  

10.做好学籍、教材、体卫艺、专用教室等其他各项管理工作。 做好教师的课务安排、各年级的教材分发、征订等工作;严格按新的学籍管理要求规范管理学籍;开足、上好体育课,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大宣传,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做好图书管理、借阅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图书资源,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完善实验室设备等配备,规范实验室相关制度。按要求进行规范实验操作和定期网上申报等工作。做好实验室的管理使用及专用教室实验员的考核等工作。

 

 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教务处2014.2

 

主题词:学校 教学 计划                                

拟稿:王素华